摘要:夏天悄悄过去,东京奥运会的余热仍在。作为国球,乒乓球比赛往往备受国人瞩目,奥运期间一时风头无两。在许多乒乓球爱好者眼中,除了球员与比赛本身,国手们使用的球拍也大有讲究。“球拍就像兵器一样,拿在手上要顺手。”曾几何时,握拍是每个乒乓球初学者要...
夏天悄悄过去,东京奥运会的余热仍在。作为国球,乒乓球比赛往往备受国人瞩目,奥运期间一时风头无两。在许多乒乓球爱好者眼中,除了球员与比赛本身,国手们使用的球拍也大有讲究。
“球拍就像兵器一样,拿在手上要顺手。”曾几何时,握拍是每个乒乓球初学者要习得的基本技能,而一款趁手的球拍是他们的梦想。有人说,每个世界冠军从小开始,会用无数块球拍,但唯一趁手的可能也就那么一两块。
其实,许多现役与退役的国家队球员,都会有专门为其量身定制的球拍,“他们会不停地去使用,去跟球拍进行一个磨合,最后确定下来之后,运动生涯都会一直去使用这块球拍。”
定制化,意味着生产流程的复杂。从一块橡胶开始,塑炼、混炼、出片、裁切、硫化……一步步加工,几十道工序,最终成为球拍上的一块套胶。
球拍的构成,从套胶到底板,手工则是“不可避免的”。生产者还要根据一个球员在某个特点时间技术打法的调整,相应去改进球拍性能,这可能往往也是机器无法做到的。
如此种种,方把一个冠军球拍的性能与特点体现到极致。诞生于1959年的“红双喜”,正是一个个世界冠军的幕后英雄之一。
它仍保留着手工+机器的乒乓球拍传统制造工艺,为国家队提供全方位服务,并针对不同运动员的使用习惯和技术特点,开发设计定制化的产品。这份工艺与匠心,使得红双喜广受国手与不同类型球员的青睐,成为他们征战各大赛事的“秘密武器”,在乒乓球台一展技艺的如意法宝。
栏目主编:章迪思 文字编辑:吴宏浩
来源:作者:沈阳 杨文瑛